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mba咨询(MBA咨询案例分享)

周末和导师一起给一个毕业三年的姑娘做了一场MBA暨职业发展的规划咨询,获益匪浅,于是恳请导师把咨询过程做了一个笔记,分享出来,以下是导师的笔记正文。


职业发展咨询笔记

周末同事给安排了一场MBA的备考咨询,下午人到时,同事说是母女一起来的,我大概就有预感,MBA咨询恐怕要改成生涯咨询了。

我让同事给她发了性格源码测评,是比较典型的爱心天使的类型,长相也很可爱,圆圆的脸蛋儿上充满了胶原蛋白,皮肤粉白,大眼睛双眼皮,很有一种童话中白雪公主走进现实的感觉。不过这个“白雪公主”看上去有点忧郁,眉头微蹙,脸上布着一层淡淡的愁云。好吧,那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不开心,来聊聊为什么要读MBA。



原来,姑娘从小就喜欢艺术和音乐,高考的时候妈妈咨询过觉得艺术的路太窄太难了,于是安排孩子上了“热门专业”——金融,毕业后安排进了银行做柜员。这个职业恐怕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个“金饭碗”,但是毕业两年后的今天,姑娘干得实在难受,各种压抑不快乐,甚至还干出了“工伤”,这才恳请父母让自己再读书,寻求转型之路。

从测评结果和沟通交流中,能感受到姑娘是个外向热情的人,但是全程说话并不多。偶尔几次开口说话到一半,都被妈妈顺利接过话题,说出女儿的想法和顾虑。我看向女儿的时候,发现她只是默默低着头,在本子上随便写着字。

从看到姑娘到测评结果并确认了她的性格类型后,我就知道,出问题的是孩子的工作,但根源是在妈妈和家庭里。妈妈是个严谨认真,非常传统的人,对规则规矩和规范有很强的信仰,并以此为乐,也希望身边的人一样遵循规则规范。聊天中也得知姑娘的爸爸是教财会的大学老师,环境稳定,一切按部就班,应该是妈妈的理想型。但姑娘的性格却跟父母完全不同,热情开朗,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艺术的感知敏锐,讨厌条条框框。刻板的环境和流程化的工作都会让她感到无所适从,甚至紧张压抑。

偏偏孩子还是个性格柔顺的人,面对父母的强势和社会经验的压力,即使不舒服,也会让自己努力适应,适应大学里不喜欢的学科,适应不喜欢的工作环境,直到从楼梯上摔倒伤筋动骨,才决定放弃“努力”,决意离开。

可是离开容易,去处难寻。妈妈也想过让孩子再上艺术类的研究生,可惜已经错过了最有优势的专业学习时间,半路出发时间机会成本更高。但是除了金融行业,父母也实在不知道还有哪些行业是有机会的,倒是女儿很勇敢地说愿意去多尝试。我打心里佩服姑娘的决绝与勇气,哪怕她其实非常清楚,像她这样学历普通、学校普通,又没有其他行业经验的情况下,转型会非常不容易。

这时妈妈又焦虑了,搬出家里亲戚的例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勤奋努力,但依然找工作多么不容易,遇到多少坑,经济环境不好哪来的那么容易的工作,更何况她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就想有份工作是多么的不切实际等等。银行工作再让你难受,好歹旱涝保收,现在还到哪里找这么安稳的避风港。

讲真,我真的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女儿的母亲。但我仿佛看到了妈妈在孩子爬*的时候说上面危险你会摔下来;孩子刚刚展开翅翼准备试飞的时候,妈妈说外面有老鹰专吃小鸟,快收起你的翅膀。

最后,我跟这个姑娘说,你是鱼儿就去找你的海洋,是鸟儿就去找你的天空,是猴子就去找你的山川大树。千万不要做一只想飞的鱼儿,或是潜水的鸟儿。这话,是说给孩子,也更是说给那位妈妈的。

这篇笔记的最后,我想对这对母女说,也是给自己说:孩子终究会长大离巢,给他们最好的爱不是衣食无忧的安排,而是强壮饱满的内在人格,有能力面对未来所有未知的风险与困难。

2022.1.24

于 远洋光华国际办公室

附赠一个小故事:

森林竞聘。考官说:“公平起见,大家都要参加一个标准考试——爬树。”



人的能力和才华真的能用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吗?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