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传播学概论自考(传播学概论自考真题)

本文目录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 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 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

8. “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 “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

传播学概论的特征?

传播学的主要特征是:

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3、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

4、隐匿性。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并不认识他的受众。

1982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的作者是?

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是施拉姆创作的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2年。

《传播学概论》一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类有传播的特定功能。

传播学专业导论考什么?

全都学专业导论考大众传播。传播学综合知识,英语一。思想政治理论。新闻传播史论的初试书目有。《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大众传播学通论》《外国新闻传播史纲》。《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采写教材》,《现代新闻编辑学》和《新闻传播技术基础》和《广播电视学道论》。

1982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作者是谁?

戚尔伯·麓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

《传播学概论》(第2版)(影印版)初版于1973年,书名为Men,Messages and 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1982年出版修订版,并改为现在的书名。

本书共15章,从跨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界限和综合性的新视角来观察一切类型的人类传播,打通了 人际传播和 大众传播的界限,并且特别体现了对 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重视。

本书是在中国普及传播学的最重要的外国著作之一,文字深入浅出、文笔生动,即使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阅读并理解。

传播学引进中国的是?

传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产生,并在美国迅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传播学开始传入欧洲,出现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家。

20世纪80年代,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被引进中国,从此,传播学开始传入中国。

1982年传播学概论的作者?

1982年出版《传播学概论》的作者是威尔伯·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