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为什么要读MBA?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备考MBA经验分享的文章,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少准备考MBA的朋友加我微信,咨询各种学校报考、如何备考等问题。


我发现今年咨询的朋友较往年多了,没有研究过官方数据,不知道是否可以不负责任粗浅地寻出一个结论:今年考研的人更多了?

想想吧,基于两个背景,2020年考研人数大涨其实也无可厚非。一是国家计划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二是受疫情影响,大家感受到了职场困境,开始了报复性自我增值。

疫情之下,我们仿佛提前感知到了这个残酷的职场真相: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我们没能变得优秀,那只会越来越走下坡路。

就算没有疫情影响,通常情况,积累3到5年工作经验后,我们都会感觉到自己工作上的瓶颈。尤其对于那些企业中层的管理人员来说,越往上晋升,所受的阻力就越大,这就是传说中的“职场天花板”,并且年龄越大,对职场天花板的感知会越强烈。

如果我们习惯性按部就班,不愿提前规划,那么,还没等我们来得及更迭自己,就被无情暴击了。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从思维方式、认知结构、人脉圈层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转变和提升呢?

或许,读MBA给自己充充电,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MBA学费不低,还要费时费力考试上课才能拿下学位,很多朋友会质疑,MBA真的值得吗?

从当初决定报读MBA到现在,其实我对MBA课程的价值理解也发生了思维转变。今天我们来聊聊,MBA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学历提升

这是最浅层,也是最为普遍的诉求,毕竟它是研究生学历。


积累职场人脉


同学和老师都将会是你的高端人脉资源,不仅如此,课程设有短期访学项目,可深入到知名企业与企业高管互动,进入垂直人脉圈,提升你的圈层。


很有可能,你的老师就是你的投资人;你的同学就是你未来老板或商业伙伴;你千方百计想要认识的关键人物,也许就是你的同学,或是同学的朋友;你的同学就是你的老师,因为你遇到的困境和瓶颈,可能他们正好经历过,他们身上有很多思维模式或商业逻辑值得你学习参考。

不同的圈层可以拓宽你的认知边界,牛人真的很牛,而这样的人脉圈,别说十几万,几百万都有无数人想进入。

起初,我对MBA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上面说到的比较初级的层次,开始课程学习之后,我发现其实MBA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价值。


完善知识结构


当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爬到了一定阶段,总会看到瓶颈甚至天花板。在职业拐点,你可以选择继续深耕,不断钻研,成长为领域内的专家。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选择,毕竟想成为专家,不是单纯努力就可以的,很多时候也需要天赋。我们看到,往往更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拐点去横向拓展,走“T”字型的发展路径。

MBA集合了管理、营销、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等诸多领域,通过商业分析案例分析、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提升管理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曾涉足的领域,去接触和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

比如做了10年的财务,做到财务经理甚至财务总监的职位,其实就已经到达了这个领域的瓶颈期,想突破这个瓶颈,就需要广泛涉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知识,这样的职业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开拓视野和思维


任何一项学习,其实是走出了自己原有的圈子,去看看圈外的世界,去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儿,去开阔自己的眼界,去探求新的机会。

读MBA的课程,本质上也是希望通过让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同学,在各式各样的商业案例中,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再结合课程理论框架,去引发大家的思考,帮助大家搭建一个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而这种“思维”,恰恰是优秀的管理者所必备的一项能力,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业”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它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状态,而是在黑白之间,去发现问题、发现机遇,去解决问题、创造商机。


当然了,MBA还有很多价值,比如转换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尤其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关于职场晋升,薪资增长,我就不特意花篇幅说明了,个人觉得,通过上述提到的价值点提升后,这些自然都会有。

还有,最最重要的,MBA带来的那种更向上的心境,那种斗志和活力才是备受生活锤炼后最为珍贵的东西。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