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库(带答案))

本文目录

考语言学要考哪些科目?

汉语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必考课程包括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训诂学、汉字学概论、美学、*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汉语文学专业自考本科选考课程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与处理、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与写作、普通心理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等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14。汉语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加考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

语言学同化规则举例?

举一下“面包”这个例子。mian这个音节发出后,紧接着要发bao这个音节,就使得mian的最后一个音素n变成m。

你可以单读mian,嘴是张开的,在最后并不闭上。再试试读mianbao,不要读完,只读完mian就可以,bao音节只在准备中。也就是读完mian后做准备读bao而不读出来,你会发现嘴巴是闭上的,这时候n实际上就读成了m,这就是因为收到了双唇塞音声母b的印象,而出现的同化现象。

语言学名著选读有哪些?

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范 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

  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7.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

  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9.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10.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1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5.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1983

  16.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1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8. 张 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的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21.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

  22.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23.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5.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6.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7.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8.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9.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30.陈昌来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

  3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2.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3. Lappin, S. ed., 1998.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当代语义理论指南),487-50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

  3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

  3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

语言学概论?

  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组合关系也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就是结构类,如通常所说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就是组合关系也是结构关系;组合关系在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普遍存在,如语义系统中,施事、动作、受事等就是语义上的组合关系;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较小语言单位只有按一定规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才能构成组合关系;语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词语组合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是线性的,但是成分与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通常却并不是单层的链条式关系,而是立体的层次关系。  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一般能互相替换,不过说能互相替换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都能互相替换,而只是说在某种场合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但聚合类有不同的层次,较大的聚合类又可以分成若干较小的聚合类,不同的较小聚合类之间,聚合关系有同有异;聚合关系也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子系统,如汉 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有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 //